聆听心语,情抚心“晴”——第八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 圆满落幕
2019年5月30日晚,由我校学工部主办,戏曲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承办的第八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在莲花路校区白宫剧场顺利举办。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的有发展规划办主任兼学科办主任、科研处处长吴爱丽老师,上海校园戏剧教育与应用中心主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生泉老师,戏曲学院教授付小萍老师、导演系副教授石俊老师,戏文系副教授彭勇文老师,以及应邀而来的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朱育红老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心理中心教授、主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刘纯姣老师。出席观摩本次大赛的还有学工部副部长李冬梅、团委书记、学工部副部长徐晶老师以及来自学工部、各院系的老师们。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70 年的不凡征程,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富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青年更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守护心灵的一方净土,在五彩斑斓的青春岁月里奏响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灵乐章。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与重视。我校学工部依托学校综合演艺类学科背景,将教育戏剧、应用戏剧、人类表演学等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构建了“融戏剧、化思政、致善美”的“戏剧+思政”工作新模式。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是贯彻落实我校“戏剧+思政”工作模式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让同学们用舞台来探索自我,用戏剧来关照现实,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关爱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好青年!
进入本次决赛的心理情景剧作品共有6个,围绕“聆听心语,情抚心“晴””这一主题,突出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或心理矛盾冲突,取材源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很能引发反思与共鸣。
《吸烟“室”》——来自表演系音乐剧中心的作品,采用轻喜剧的方式,表现了因吸烟引起的寝室矛盾冲突,在尝试了多种办法控烟后,发现真诚的兄弟情谊是自然的好方法。
图为表演系(音乐剧中心)心理情景剧《吸烟“室”》剧照
《在吗?小熊》——来自戏剧文学系的作品,从抑郁情绪入手,展示了一名因被深深孤独感包围的女大学生,走出痛苦,再次看到身边美好的人与事的心理历程。
图为戏剧文学系心理情景剧《在吗?小熊》剧照
《我只想静静》——来自戏曲学院的作品,关注“窥私欲”这一话题,从网络暴力角度着手,呈现了一位艺术类女大学生遭遇车祸后,被键盘侠二次伤害的故事。
图为戏曲学院心理情景剧《我只想静静》剧照
《Lucky Day》——来自音乐剧中心的作品,探讨了在求学路上带着层层伪装,想用金钱掩盖自卑的心理。最终发现亲情的力量,以及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图为表演系(音乐剧中心)心理情景剧 《Lucky Day》剧照
《障》——来自研究生部的作品,呈现了内在我与外在我之间丰富的内心挣扎,尝试突破一道道障。用舞动的表演方式讲述,内在与外在我和解的过程。
图为研究生部心理情景剧《障》剧照
《被豢养的虚荣心》——来自创意学院的作品,探讨的是大学生追求外貌美,不惜走上借贷整容并利用同学朋友来还贷的迷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对美的歪曲认知。美并不仅仅限于外表,心灵美才更容易让人认可。
图为创意学院心理情景剧《被豢养的虚荣心》剧照
剧目比赛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心理中心教授主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刘纯姣老师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生泉老师分别从心理与编创角度对本次大赛做了点评。刘老师指出本次大赛在主题与内容选材上与心理发展任务紧紧相关,涉及宿舍关系、生命意义、窥私欲以及虚荣心等主题,对剧目的内容和表现给出了高度评价;张老师指出本次大赛题材广泛,并对各个剧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建议把搬上舞台的故事应发挥到极致,启发大家思考。最后两位老师也对所有同学表达殷切希望以及祝福。
图为发展规划办主任兼学科办主任、科研处处长吴爱丽为剧目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本届心理情景剧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人生的舞台持续上演。希望上戏学生能从演剧、观剧中有所触动和成长,更好地认识自己,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人生更加精彩!(文:向碧华 图:郑辰玉 )
本次大赛获奖名单:
剧目奖:
一等奖:戏曲学院《我只想静静》
二等奖:表演系(音乐剧中心)《吸烟“室”》
研究生部《障》
三等奖:表演系(音乐剧中心)《Lucky Day》
戏文系《在吗?小熊》
创意学院《被豢养的虚荣心》
最佳导演奖:16戏导 柯明洋
最佳表演奖:18音乐剧 孙欣业 18研究生 赵姿婷
剧本奖:
一等奖:《Lucky Day》,编剧:18音乐剧 秦子淳
二等奖:《治愈》, 编剧:17研究生 王雪可
《我只想静静》,编剧:17戏导 柯明洋
三等奖:《我,何以为我》,编剧:17研究生 王佳琦
《吸烟“室”》,编剧:18音乐剧 孙欣业
《桑吉普吧》,编剧:18戏文 江宇鑫